大家都知道,在中国有三样东西是用来炒的,一是菜,一是股票,一是房子。不夸张的说,在过去20年内,已到了无房不炒,一日不炒一年不欢的地步了。
套用一句名言,即:地不分南北,城不分大小,人不分老幼,皆有炒房之心。虽然有些夸张,但差不多是一个事实。所以,如今到了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炒房高”的境界了。
那么,中国炒房究竟到了什么程度?上市公司这一行为,让人大开眼界!关于这一话题,有两点值得一提!

第一,上市公司炒房近万亿!
wind数据显示,截止到今年6月26日,3582家上市公司中,共有1656家持有“投资性房产”,占比46.23%,市价超9900亿,同比增长近两成。所谓投资性房产,其实就是炒房!
第二,上市公司靠卖房还债!
有消息指出,目前已经有多加上市公司,靠卖掉持有的房产,实现了债务问题。大家想一想,堂堂上市公司,却靠房产度过危机,何其疯狂?
这就带出了另一个问题,即:上市公司炒房近万亿,说明房市气势冲天,还是楼市最后疯狂?

上市公司为何持有“投资性房产”?原因很简单,因为炒房能赚钱,预期未来房价还会涨。试想一下,如果楼市萎靡了,上市公司还会持有房产吗?所以,这能说明楼市气势冲天吗?
然而,从另一个角度看,如此大规模的持有“投资性房产”,又仿佛不太正常。毕竟,上市公司的主业是其他,而非炒房。所以,这会是楼市最后的疯狂吗?

客观的说,对于未来楼市走势,如今已经很难说得清了。原因很简单,由于楼市调控的存在,所以如今大家看到的,并不是真实的市场行情,数据存在失真的情况,自然就很难预判未来。
但从楼市现实环境,“房住不炒”、“坚决遏制房价上涨”、“多层次供应住房”等来看,如今炒房并非良计,甚至很可能血亏。因此,上市公司还是做好该做的,而不用再想着炒房赚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