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开最近的房产报道,总能看到这样一条有趣的消息,即:上市公司万亿炒房,如今多家上市公司却发布卖房公告,有的打折“抛售”还卖不出去。
北京青年报的消息,今年第四季度以来,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卖房的公告,截至今年12月初,出售房产的上市公司达33家,涉及的公告次数达52次。
这一报道出现之后,立即引起广泛关注,尤其在当前楼市调控,和房价一片喊降的环境之下,不少人更愿意相信,这是楼市风暴来临前夕,曾经炒房的上市公司正在抛售套现!
那么,上市公司万亿炒房,如今正在“抛售”?而这种“抛售”,说明了楼市未来不妙,降价风暴将至?其实,事实真相未必如此。

先来看这么一个问题,即:如今出售房产的上市公司,占“炒房”的上市公司总量,究竟有多少?
在9月份,东方财富Choice有一个数据显示,A股共有1685家上市公司炒房,占公司总数量的53%,共炒房10480.26亿元,史无前例的首次突破万元大关!
然而,从如今“抛售”房产的上市公司数量来看,四季度截止目前,只有33家。如果算上全年,应该也不会太多(往往年关将近时,抛售套现的情况会更多,平时会少一些),估计不会超过炒房上市公司总量的10%。
因此,从数量上来看,显然不足以说明太多问题。其实,即便是专业炒房团,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抛售套现。

更为重要的是,上市公司卖房,未必是因为楼市风暴将至前的抛售套现,相反是为了弥补自身经营的亏损,粉饰难看的财务报表,或保住上市公司这一层外衣。在此之前,去年某奶粉上市公司,就是因为卖了一些房产,成功实现盈利,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。
因此,年关将近,为了让财务报表好看一些,少数上市公司卖房套现,并不算多么奇怪的事情,并非因为不看好楼市未来。
当然,这其中肯定也有一些公司,在如今楼市氛围之下,出于对未来房价的担忧,而提前套现离场,也是有可能的。
有人说,部分上市公司卖房时,降价甚至20%,难道不能说明楼市问题吗?其实,为了让财务报表好看,降价卖房很正常,就犹如炒房客急需用钱时“割肉”一样。而且,如今二手房报价很高,但成交价普遍要下降一些,议价空间大增,上市公司折价卖房,也不算多么奇怪。

总的来说,不能因为上市公司的“高档”身份,而因此认为他们都这么做了,说明楼市未来真的不妙。其实,换一个角度来看,真正在抛售房产的上市公司,可能10%都不到(其中又有很多目的是为了保上市公司这一外壳),又如何能说上市公司不看好楼市未来,不看好未来房价呢?
相反,更多的上市公司“按兵不动”,继续持有房产,或许更能说明楼市和房价的未来!所以,别再被骗了,这才是事实真相!